-
我国铁路智能勘测实现北斗系统取代GPS新突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历经四年研发,由中国铁建铁四院牵头承担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成功完成。该研究解决了我国铁路勘测完全依赖GPS的问题,[详细]
-
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成功投产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首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渤海锦州31-1气田成功投产。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总经理许建军表示,水下生产系统投用测试过程中[详细] -
能抗2000℃高温的充气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将是登陆火星的主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火星,这颗通体呈橘红色的星球,对于人类而言,就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人类自开始宇宙探索后,还从未登陆该星球,对于火星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观[详细] -
一根数据线将我们的大脑与网络连接?脑机接口离我们有多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脑机接口是新兴的具有颠覆式技术的领域,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主战场。
人的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回归本质是大脑异常放电决定的。脑机接口可以调节大脑放电并且反向调[详细] -
韦伯望远镜发现了已知最早星系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3.5亿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近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宇宙大爆炸后最早形成的星系之一,该星系出现于宇宙诞生后的3.5亿年。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天文学家对于宇宙早期星系和恒星形成的理解。[详细]
-
中兴通讯完成基于低频5G商用基站的通感融合检测验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今年 11 月,在 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中兴通讯使用 4.9GHz 低频 5G 商用基站,完成了室外无人机、车辆和行人感知测试验证以及室内场景下呼吸感知的测试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详细]
-
ai科学语言大模型火了,数学生物计算机样样拿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AI搜索引擎再度进化?!
给这个AI一个主题,分分钟给你甩出一篇论文综述,而且还会自己提供论文引文。
又或者输入一个科学类的名词,AI也能迅速生成这个名词专属的[详细] -
科研团队合成出高性能热电材料有效提高有机热电性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史永强课题组与其他课题组合作,在聚合物上同时引入缺电子噻唑单元和极性侧链,合成了含有极性侧链的噻唑酰亚胺构建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全受体[详细]
-
自驱动微机器人去除水体中大小微纳塑料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近日,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王吉壮/李丹团队与香港大学唐晋尧团队合作,设计出一种基于离子交换获得自驱动力的微机器人(SMR),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微纳米大小的塑料(统称微纳塑料)[详细]
-
为机器人塑造一款类人的感知皮肤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智能机器人如何实现类人的高灵巧操作?触觉传感器在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好比皮肤之于人,智能机器人的“皮肤”——触觉传感器越灵敏,类人操作也就越灵[详细]
-
搭起探寻浩瀚宇宙的天梯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前身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迎来院庆65周年。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枚[详细]
-
一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和样品随天舟五号一同奔赴天宫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近日随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上行了一批空间站舱内外科学实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支持类设备、备品备件等应[详细]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真不冤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在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将冥王星降级成为矮行星,自此,太阳系中只有八大行星, “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彻底成为过去式。
不过,尽管已经跌下了神坛,冥王星[详细] -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大规模采用煤炭制氢的国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现场,中国角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进展”的边会。会上,《中国耦合CCUS制[详细]
-
吉林一号星座又添5颗卫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将5颗吉林一号高分03D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这5颗吉林一号高分03D星均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详细] -
福建物构所光固化3D打印微生物活性体研究获新成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游离微生物细胞限制在一定空间区域内,既能免受流水冲刷流失、可重复循环利用,又能[详细]
-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成功完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7时21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于2[详细] -
天宫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相差238吨内部空间却差不多优势凸显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自从天宫空间站亮相以来对天宫空间站讨论的声音就没断过,毕竟以前只有一个国际空间站在运行,可以说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了,但等到天宫空间站开始运行的时候一切就会不同了,不过很多[详细]
-
我国自主开发的量子磁力仪载荷实现全球磁场测量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1
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量子磁力仪载荷——“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系统”于7月27日搭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发射。11月7日,国产量子磁力仪载荷的无磁伸展臂[详细]
-
科学家们发现行星际太阳风中的湍动磁场重联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深空探测实验室教授陆全明和王荣生研究团队,发现行星际太阳风中湍动磁场重联的直接证据,揭示了行星际太阳风中湍动磁场重联发生率和背景太阳风风[详细]
-
院士专家解码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亟要推动产学研合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在越来越多领域得到应用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第二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国际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详细]
-
技巧如何通过iCloud.com还原已删除的数据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苹果用户在将数据同步至 iCloud 之后,该服务会自动帮助你保留临时备份。当你在 iPhone 或者 iPad 使用 iCloud 来同步设备上的数据之后,iCloud 会自动为同步的每款应用数据创建备份。[详细]
-
研究揭秘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微观缺陷的演化机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郑开宏团队联合湖南大学教授胡望宇,研究揭示了降温过程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微观缺陷的演化机制。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详细]
-
上海造卫星主力军52年100颗 将促进风云五号木星系等任务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遥感三十四号03星1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乃“上海造”,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简称:八院,地处上海)的卫星研制主力军——509所造的第100颗[详细]
-
PB级海量存储 区块链开源存储引擎泓面世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日前从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长安链团队成功研发海量存储引擎Huge,中文名“泓”。该引擎可支持PB级数据存储,是目前全球支持量级最大的区块链开源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