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正当其时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58
近日,教育部制定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要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详细]
-
家庭不是孩子的“第二课堂”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91
当下,鸡娃内卷已成为讨论教育问题时绕不开的几个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认为,鸡娃的背后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详细]
-
过度限制不是课间管理该有的姿态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72
实行课间圈养,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跑动、打闹,避免产生肢体碰撞、摩擦,乃至身体侵害、财产损害以及意外事件。客观来说,这种做法有合理的一面,教室和走廊等场所空间狭小,如果学生聚在一起,大幅度的肢体运动及激烈的运动难免造成[详细]
-
“跑偏”的教育言论及其处理亟需“四轮定位”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62
抓教育,首先要抓教师;抓教师,首先要抓师德。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都将抓师德、强素质作为抓管理、提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和失范整治,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得到了整体提升。 在此过程中,家长、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教[详细]
-
“大先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底子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75
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需要一流的大先生,这也是建成一流大学的根基。 习近平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不仅要传道,还要授业解惑;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真理的播种者,还[详细]
-
消灭学生“手机依赖”须多方“给力”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55
当前,学生手机依赖症已成为教育的新痛点。一些学生长期依赖手机,不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还带来了亲子感情淡漠、师生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细化管理措施,有限[详细]
-
职教本科化要遵从职教本色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95
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其重点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当前,我国已进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消费拉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人才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亟需与之匹配的脑力密集型高[详细]
-
云存储加密的3个做法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90
这3个重要的云存储加密的最佳做法将有助于确保数据安全。 静态、动态数据加密 加密技术就是用来保护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存储中的数据为静态数据、传输的数据为静态数据,请同时加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组织可以根据数据类型,利用应用程序级[详细]
-
请记住,这仍是一个拼能力的时代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141
社会舆论和媒体似乎不停地暗示,拼爹已成为一种时代病,大学生就业更是一场拼爹的竞赛。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拼爹的舆论背景带给大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仍然是有的,47.1%的未就业大学生同意现在找工作主要就是拼爹,这已是很高的比例。但所幸,现实给他们[详细]
-
就业质量报告不能丢了本心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53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体现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各高校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回应民众关切。75所高校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主动公开就业信息,有助于高校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详细]
-
古怪建筑立不起大学精神地标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52
校园建筑本应体现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但近年来,伴随着一味追求面积扩张和标新立异的建设热潮,不少学校整体建筑规划布局显得无序和混乱,也严重影响着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品位和品质。正是在这点上,这一奇葩建筑才引来网友的吐槽和调侃。 众所周知,大学[详细]
-
读书人为什么不学习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114
我们当然不能就以偏概全地得出所有读书人都不读书的结论。毕竟有的人还坚持在专业书外,汲取综合性书籍的思想智慧,只不过不为外人道罢了。而在老一辈学者看来,有些闲书读了无益,有时候不读闲书是一种美德,代表了学术自律和用志不分的钻研精神。但不能[详细]
-
打压学术抄袭,不可少了“第三方”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90
学术环境急需净化,北大此举理应获得支持,不过在笔者看来,倒也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其示范效应。与常见的抄袭纠纷相比,于艳茹事件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特征。其一,于艳茹论文的大量内容系对国外论文的直接翻译,抄袭手法太过明显;其二,于艳茹抄袭事件首先是[详细]
-
考多少分才不会落后在起跑线上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50
从报道中可知,39岁的李先生正处在事业巅峰,平时早出晚归,很少照顾到孩子,也许从小到大,在学习阶段和工作团队中,李先生从来都是佼佼者。问题是,他的儿子不过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不过因为马虎大意考差了一次(96分也绝对不算低),李先生就小题大做将[详细]
-
“布鞋院士”改变了我们哪根神经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152
职业精神意味着专业化,且愿意以此作为一种职业的经营。李小文院士在回忆其成长经历时,并不讳言他当初选择学术道路,选择遥感专业更多只是一种偶然;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真正选择之后,就认认真真地献身于此。当前的中国社会,甚至在学术界、高等教育领域[详细]
-
童话变味,要问土壤是否腐败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182
许多人看了感到很震惊,原因主要在于童话故事中竟有打胎情节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将来还得了!成年人大多担忧孩子今后的成长,这个出发点没有错。尽管如此,也不必将此视为洪水猛兽。 审视这篇作文,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作者一反简单无[详细]
-
别错误理解了“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81
曾几何时,学历学位是个人发展的敲门砖,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不用理睬,中专一边呆站,没有高学历俨然就丧失了好前途。在学历社会的环境下,学历歧视屡见不鲜,通常认为只有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学历甚至可以起到[详细]
-
将物联网分析从数据中心扩展到雾服务器到网络边缘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172
物联网系统在网络边缘过滤,预处理和聚合数据堆。此数据通常传输到更高级别的雾或云平台,执行进一步分析并根据手头的信息做出决策。然后将这些决定传达回边缘,在物理世界中将它们付诸行动。 但是,这种数据分析架构充满了挑战。这类系统的每一层都存在网[详细]
-
谁才是真正的中国第四大通信运营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199
最早,认为中国铁塔是中国第四大通信运营商;5G时代后,又认为中国广电才是真正的中国第四大通信运营商;但在GZW的央企排名中,卫星通信又像是中国第四大通信运营商。不过这些争议都是从各公司的行业地位来说,如果按通信影响力,个人认为腾讯这家互联网企业[详细]
-
“北大博士送外卖”学术研究要观照现实多实在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99
在一个盛行浅阅读的时代里,北大博士送外卖很容易给人一种认知错觉;实际上,北大博士送外卖并非出自生存压力,而是为了给博士论文的写作收集素材。在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体验式调研、参与式融入并不少见;阎云翔、项飙、吴毅、贺雪峰等知[详细]
-
应聘要求分析“恋爱经历”,招聘岂能窥探隐私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168
在应聘者的说不之下,在有关部门的说不之下,要求在应聘环节交代恋爱经历的企业,终于将交代恋爱经历的要求删除了,这是百姓的胜利,这是监管的胜利。然而,到了这里还不应该是终点:我们必须反思为何一些企业招聘规则那么高高在上的趾高气扬,他们的底气[详细]
-
让孩子远离手机依赖症重在什么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195
随着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手机早已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可否认,手机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时时刻刻侵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彼此间融洽的情感关系。 不过,这里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孩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影响身体和身心健康,以及荒废学[详细]
-
出租微信号”入狱,为虎作伥要付出代价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150
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诈骗案件。这起案件的判决,最大的亮点不是实施犯罪的人判处了多少年徒刑。而在于出租微信号的人,仅仅因为出租微信号也被判处了徒刑。 随着网络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如今在网络上出现了求租微信号的生意,一些人为了利用他人的微信号从[详细]
-
作业帮、猿辅导,回应之后看实践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116
从这次被处罚的原因看,两家培训机构均采用的是虚假虚构等手段忽悠消费者,构成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作为培训机构,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明知违法还违[详细]
-
“一次挂号看三天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57
到医院看病挂号,通常都是当天有效。如果当天因为检查未出结果,没有看完病,患者第二天或第三天拿到检查结果,还需要再一次挂号,才能找医生继续看病或复诊,多花挂号费不说,有时还很难挂上同一个医生的号,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方便。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