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大手笔造芯毁誉参半 国产芯片的崛起还要多久?
对于格力来说,选择造芯也是情势所需。自中兴被美国政府禁售电子元器件之后,国家将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这也让芯片行业迎来了一个风口,格力也想借造芯这个业务来提升品牌价值。未来格力造芯的机遇存在在哪些方面呢?
格力芯片研发梦仍然具有深远意义 巨头加码研发助推国产芯片崛起
虽说格力选择造芯也给它带来了不少的争议,但通过它一系列的动作来看格力的决心还是很大的。目前格力已经在八月成立了全资集成电路子公司,专攻芯片、电子元器件等产品,这也是格力多元化布局的关键性一步。最近它也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积极布局即将到来的5G产业等。格力加大对于芯片的研发投入,势必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国内芯片事业的发展。 随着格力对于芯片研发的重视,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其实还是对于国产芯片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意义,毕竟这个行业仍需要有企业愿意花成本去投资去研发。放眼国内整个芯片市场,除了BAT、华为、小米、格力等在主动投资研发芯片外,其它厂商几乎都是依赖国内外采购。在中兴事件后,这也让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入,打造核心技术。 芯片虽小但对于企业对于国家的影响很大,虽说中国已经能够生产中低端的芯片,生产更精密的芯片需要更大投入,也需要市场的响应。中国每年进口2000多亿美元的芯片,如果这一巨大市场有相当一部分用来支持国产芯片的发展,那么这一发展就将不可阻挡。目前各巨头对于AI芯片的研发也走上正轨,如果能够更快的落地终端设备,加速发展终端芯片,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或许国内AI产业真的能实现弯道超车。 文|凌晨六点,游戏工作室(http://www.youxisenlin.com/)作者,多家科技媒体专栏作家,TMT行业自由撰稿人 微信联系:siquan170 (编辑:滁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