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滁州站长网 (https://www.055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5G边缘服务器网络位置,5G应用下边缘计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器?

发布时间:2022-12-10 16:01:47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转载
导读: 5G市场的应用,超高清视频、云工作、云娱乐、AR、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慧城市、各种物联网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并发的三大需求尤为突出,所以5G的应用带动了这边缘计算的发展。与云计算相

5G市场的应用,超高清视频、云工作、云娱乐、AR、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慧城市、各种物联网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并发的三大需求尤为突出,所以5G的应用带动了这边缘计算的发展。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在架构、算法、应用场景、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这些差异化也导致了边缘云计算对服务器的需求也发生了响应的变化。

5G市场的应用,超高清视频、云工作、云娱乐、AR、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慧城市、各种物联网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并发的三大需求尤为突出,所以5G的应用带动了这边缘计算的发展。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在架构、算法、应用场景、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这些差异化也导致了边缘云计算对服务器的需求也发生了响应的变化。

69798f47f77f5fd639ebbd7852ff1203.png

5G推动的三大应用场景(资料来源:工信部、华泰证券研究所)

边缘计算包括边缘服务器、边缘一体机、边缘网关三种主要形态。边缘服务器作为边缘计算和边缘数据中心的主要计算载体,承担了70% 以上的计算任务,需支持ARM/GPU/NPU 等异构计算,满足新型业务模式数据多样性和高并发的需求。

边缘计算对服务器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业务场景差异大

边缘服务器研发的最大问题是业务场景差异较大,不同场景需要不同形态的服务器。这与云计算场景下的高度标准化服务器有较大差异。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和应用场景来开发。目前来看,对边缘服务器下游需求

2)产品形态

一般通用服务器的深度在700mm以上,而且是集中式、专业化运维管理。根据目前边缘侧数据机房来看,边缘服务器的深度一般在450mm左右,而且运维环境较差,没有专业的散热设备(空调)等。

3)远程控制

由于边缘服务器处于网络的边缘侧,难以集中化部署,而且边缘服务器的机房数量更多。考虑到运维成本问题,对边缘服务器数据中心的运维一般采用远程控制。

5G对服务器的需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异构计算的需求

5G带动的物联网的发展,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各种智能终端的崛起,智能终端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云游戏、VR/AR、超高清视频、工业视觉等。与之相应的是,数据的多样化,包括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在数据多样化增加的同时,用户的数据的实时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异构计算能够满足边缘计算对多样性计算的需求。通过异构计算可以满足“连接+计算”的基础设施的构件,可以满足碎片化产业和差异化应用的需求,提升计算资源的利用率5g 服务器,支持算力的灵活部署和调度。

11928ee93b25490a654cde337ce1f060.png

数据种类的增加(资料来源:ECC、华泰证券研究所)

2、部署运维的需求

在边缘计算场景下,服务器的部署从原来的集中化管理到散落化部署。服务器运维的整体难度增加。同时,服务器之间的差异化,也为管理异构服务器增加了难度。对边缘服务器运维管理的要求包括:

1)对异构服务器进行统一的运维管理接口。在云数据中心中,服务器的类型或者架构大体相同或类似。而在边缘计算中,为了应对异构计算的需求,同一机房可能放置不同架构的服务器(X86/ARM),这就需要统一的运维管理接口,来实现对不同架构服务器实时运行状态的获取。

fd0160f5219aa5b9227273a1afe60512.png

边缘服务器运维平台(资料来源:ECC、华泰证券研究所)

2)业务自动化部署。边缘计算的服务器部署在区县级机房,数量众多,势必要采取高效运维方式,实现自动安装业务/ 统一分发业务,自安装,自升级,自补丁升级,降低对运维人员水平的要求,同时减少现场操作,达到高效运维。可以看出,边缘服务器的运维管理方式与云服务器存在较大的不同。云计算场景下的服务器一般都是集中化管理运维。

3、环境匹配的需求

边缘服务器部署的环境相对比较复杂,通常在网络边缘的园区。同时,为了获得更小的延时,边缘服务器部署位置下沉到市县一级的机房,这样会节省传输带宽,也获得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与传统数据中心所处的标准化机房相比,边缘服务器所处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空间、温度、承载、电源系统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1)机柜空间:边缘数据中心机房机柜深度多为600mm 深,远小于核心数据中心1200mm 的机柜深度,常规IT 通用服务器无法正常部署,因此边缘服务器的尺寸设计应满足600mm 的机柜深度。

2)环境温度:边缘机房制冷能力有限,无法保证环境温度的稳定性,甚至有些机房不具备制冷能力;服务器连续工作散热不利,室外温度过高,将导致机房温度可能超

过45℃;因此边缘服务器对环境温度的适应力应更强,如-5℃—45℃。

3)机房承重限制:边缘机房承重标准普遍低于数据中心,对服务器的部署密度带来影响。相关推荐阅读:为什么5G时代BGP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8e8843cd017d96eaf17bb6cadeec2074.png

边缘服务器与一般服务器的对比(资料来源:CCID、华泰证券研究所)

(编辑:滁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