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月入3000元的编辑和月入3w的运营”,差在哪里?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最近,睡前酱认识的新媒体运营越来越多,很多小伙伴写的推送号非常的棒,但一直对运营和编辑的界限感觉很模糊。 虽然自己觉得,作为编辑应该重视文章质量,但领导又会强制的把KPI放进日常考核里,让自己码字的压力非常大。 另一反面,如果按照领导的要求去投放广告,分析粉丝增长数据,又会影响写文章的效率,而且作为编辑,做这些不顺手,也不专业,希望有专业的运营人员来配合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编辑还是运营了。 在这种工作现状下,大多数运营朋友们,其实已经逐渐脱离了月薪3000的编辑范畴,但还没有完全变成一个合格的月薪最高3w的运营! 处于「运营之下,编辑之上」的位置。 首先明确运营和编辑区别在哪? 作为月薪3000的编辑,可以说你的工作是没有特殊性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有新人取代你,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对于运营来说,需要比编辑更多掌握的东西主要是这3点。 1.理解产品 找到自己产品的精准定位 懂得用户想要什么 对于编辑来说,文章的数据第一,但只有理解了自己所运营的自媒体对应的产品,才能让你的自媒体运营有实际的意义。 很多新媒体的小伙伴们喜欢发段子,发鸡汤,这样数据确实会很好看,转发很多,评论也很真实,但是,看完之后没有人讨论你这个产品,这个数据可以说毫无意义。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天才小熊猫的微博,每一篇都能引起疯狂转发。但大家看过了笑过了转发了,仔细想想,你还能记得哪一个广告主?当一条微博/微信的笑点光芒太过耀眼甚至掩盖了产品本身的时候,用户的关注就会在笑点上,自动忽略掉产品。 所以,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在于理解产品。 无论是写软文还是写段子或者鸡汤,要熟悉自己产品的历史及功能点,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知道产品吸引用户的点在哪里,能够快速定位,并且提取出关键部分让用户接受自己的产品。 至于怎么理解产品,了解用户,底下有详细可操作的方法论。 2.了解用户 用户想要什么 我们就给他什么 对于编辑来说,用户是自己的受众,或者说,我写啥你就看啥,不爱看就憋着。 但对于运营来说,投其所好才是重中之重。 在大数据的时代网上有很多用户群体的数据报告,然而这些所谓的大数据特征报告,真的就适合自己的产品吗? 在睡前酱刚接触互联网产品的时候,做公众号定位,app用户群体定位,也会经常陷入搜索大数据的误区。然后陷入一个「明明是用户需求 ,就是没人买单的」怪圈。 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哪?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用? 而网上这些大数据,很多都是没有经过实际调查写出来的,甚至可能是某种产品的广告。 比如说,去年我调查鞋子这个品类的销售数据,网上的大数据显示:在网上买鞋子的,60%是男生,甚至买高跟鞋的还有10%是男生。但是仔细调查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10%的男生,是给自己女朋友买的。。那么在那60%里面,有多少是属于这种呢 ? 对用户的理解,建立在长期接触用户,和用户打成一片,解决用户问题的基础上。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面对的微博粉丝、微信粉丝都是自己的用户。他们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三观如何,都需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反复的尝试与验证,才能掌握清楚。 3.掌握传播 传播不仅指内容 更多是指运营手法 这个是对所在平台的传播规律、逻辑要有深刻理解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文章内容好坏的问题。 每一个阶段,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引爆手段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自己反复的去尝试、阅读和观察。 比如去年初的时候流行的新年签,无数账号通过这个手段引起了爆炸性的传播并圈入大量粉丝,直到最后引起了微信官方的关注彻底封杀了这一手段。还有14年因为神经猫的爆火带动的H5游戏产业,喧闹了半年之后也自己慢慢平息了,但是在H5这个领域,杀出来一个卡娃微卡,占领了自己独特的品类——H5微信贺卡。 这些形式一直都在变化,但方法论没有变过,那就是传播的逻辑,引爆点,传播节点,传播形式三个要素。 很多老运营会说,你要学会看数据,才能把自己的公众号运营的更好。 年轻的编辑们就开始打开后台,看看阅读量和转发量,觉得还行,沾沾自喜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粉丝数据还是很惨淡。 这是为啥? 编辑看的那些东西,没有在产品的运营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单篇文章的阅读量固然很重要,但是了解阅读来源更重要,因为不同的阅读来源,决定了不同的阅读场景。 例如,从朋友圈打开的文章,他的标题、配图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来源于好友分享,那么可能就是因为文章的观点特别打动人——比如睡前酱这篇干货,看完之后相信很多人都会转发给自己的小伙伴学习。 为什么会这样? 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只有这样看数据,并且知道了每一个数据代表的是什么,才能准确的把握住粉丝的想法,掌握传播的真相。 so 冲击月薪3w 我们可以做什么? 这个位置的我们,对运营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没有完全找到进入运营体系的工作循环,在编辑工作之余,会有意识地去理解用户的喜好,寻找一些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编辑:滁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